1、矩形邊溝的預制
混凝土配合比調試
為使矩形邊溝預制件外觀質量達到細膩、如玉的效果,試驗室經過近20次的試驗,通過摻加粉煤灰、調整水灰比、砂率、攪拌時間、澆筑工藝及振搗時間等措施,并比較構件拆模后的效果,最終確定配合比為:水泥429kg:粉煤灰48kg:中粗砂550kg:碎石1168kg:水205kg。設計坍落度為70~90mm。
2、操作工藝流程
2.1圖為矩形邊溝模具預制件操作流程圖
2.2操作要點介紹
①清理模具
首先將模具放在鹽酸池浸泡,通過化學反應除去模具.上殘留的混凝土,然后將模具放在清水池里洗凈,最后將潔凈的模具放在脫模液池里,整個模具內側均勻涂上一層脫模液。經過整個流程的模具清理、清潔、脫模液處理后整齊堆放在生產加工區。
②鋼筋加工鋼筋
制作整個流程在鋼筋加工棚內完成。鋼筋棚內設鋼筋存放區、下料區,半成品區、加工(綁扎、焊接)區、成品區。加工將鋼筋調直并清除污銹,按圖紙設計尺寸制作鋼筋定位架進行下料、彎制,綁扎。
③混凝土振動控制
混凝土按要求配合比拌制后、入模完成后,將模具內的混凝土人工整平,確;炷劣昧亢箝_始均勻振動,振動時間由專人配置秒表控制以。振動時間控制在0.5~1min,直至混凝土中的氣泡完全散盡,混凝土停止下沉,表面出現平坦、泛漿為止。
④預制件吊裝、搬運
每塊預制件重達194kg,人工無法搬運,因此采用電動提升機裝卸,平板車運輸;炷琳駝油旰,用電動提升機配備自制專用吊裝工具將混凝土連模具一-起從振動臺上吊起,放置到旁邊等待搬運的平板車,上。專人將平板車推到預制件養生區,用相同的電動提升機將預制件從平板車吊下放置到水平的養生區里整齊存放,待混凝土凝固,在混凝土初凝前適當的時候再進行二次收面抹光。
⑤混凝土拆模
由于預制構件棱角較多、自重大,塑料模具不能自由拆卸,芯模難拆,造成混凝土脫模較為困難。通過現場多次試驗,解決了塑料模脫模難的問題。采取的措施為:采用高濃度洗衣粉水、控制拆模.時間、自制脫模架,保證脫模時混凝土懸空面高度4cm,既保護模具不受損壞,又能保證脫模后預制件棱角完好。
⑥混凝土養生
為保證養護效果及減少人工消耗,養生區內設計了自動噴淋系統,配置2名專職養生人員。噴淋系統一端連接水池,設置增壓泵,保證出水壓力,另一頭根據場地大小設置多個自動噴淋接頭,通過旋轉噴淋.達到混凝土養護效果。根據氣溫情況,噴淋間歇時間為0.5~2h,采用電鈴提醒控制。
⑦起吊存放
矩形邊溝搬運前將預制塊捆綁好,防止搬運時碰傷或搬斷。采用小型吊車吊裝,平板車運至存放區。在預制塊施工中,項目始終推行“三化”的生產管理體系,即生產車間化、操作流程化和工藝標準化。通過反復試驗,實際施工操作中詳細記錄操作程序和有關數據,及時修正和完善作業指導書和施工方案,及時進行工藝總結